中国音乐人现状:版权零收入,权益无保障

中国用户并不是从来就没有付费听歌的习惯。

上世纪90年代,内地乐坛百花齐放,校园民谣与摇滚乐强势发展。好歌不断,唱将辈出,唱片市场一片红火。出现了魔岩、大地、红星等海外投资公司,正大、新星座等中外合资公司,还有星碟、银碟等国内的私营企业。音像公司进一步激发了音乐制作人的活力,诞生了崔健、窦唯、高晓松、郑钧、老狼等一大批时代偶像。

在这20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可为何音乐市场却在影响力、创造力、市场活力上呈现低迷的状态?为何20多年的发展竟然让更多人怀念90年代那段辉煌岁月?究其根本,数字时代,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如此挣扎的根本原因就是版权意识。

《2017腾讯娱乐白皮书》指出,29%的音乐人没有任何来自音乐的收入,近7成的音乐人会从事兼职工作。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出是音乐人目前最重要的收益来源,分别占比22.04%、21.5%,而版税收益是其主要音乐收益来源的仅有5.91%。为何版税收入低或没有收益呢?报告指出,其原因是,作品在平台被聆听的数量有限或者没有点击量,数据透明程度不足以及因作品版权归属不清晰造成版税归属模糊。

同时让人苦恼的是中国消费者支持正版的意愿也不是很明显,连低廉的会员费用,中国消费者也不愿意多掏。一组数据十分能说明问题。Spotify 在2017年上半年的付费用户数量达到了 5000 万,Apple Music 已经在全球获取了超过 2000 万付费用户。可在中国,根据此前刚刚登陆纽交所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公布的数据,付费率不足4%,而这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这深刻的说明,国人的版权意识仍旧薄弱。

版权意识的薄弱带来的就是创作热情的大幅衰减。比如汪峰,他曾以《怒放的生命》、《北京北京》、《飞得更高》等流行歌曲称霸内地歌坛,号称摇滚歌坛的半壁江山。可是,他的歌被旭日阳刚翻唱,甚至唱到了春晚的舞台,他也没能从中得到一分一毫版权费。他自己透露,写了几十年的歌,版权收益仅60万元。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直言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进入音乐圈,做音乐会饿死。

音乐产业的挣扎,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症结根本上就是版权。而中国音乐产业,甚至,中国文娱市场发展,都迫切需要国人主动参与维护版权!

影视资讯中国音乐

有用 (73)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