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那么大,年会在哪儿开?
乾隆时期的茶宴在紫禁城里的重华宫举办。和三大殿不同,重华宫外表没有一点显赫之处,看起来只是很普通的三进院落,坐落在御花园的西面、内廷西六宫之北。但茶宴地点却选在这里,因为对乾隆来说,重华宫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其前身是乾西五所中的二所,是乾隆当皇子时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开茶宴,宴请近侍大臣,多了亲近之意。
乾隆皇帝名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弘历12岁时第一次见到祖父康熙皇帝,因为过人的禀赋深得康熙喜爱,不久后就被养于宫中,住进了毓庆宫(康熙废太子原居所)。雍正五年(1727年),十七岁的弘历奉雍正之命搬到乾西二所居住,一直到登上皇位搬到养心殿,一共在乾西二所居住了八年。
在乾西二所,弘历娶了禁卫世家富察李荣保女儿为嫡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孝贤皇后,夫妻俩情意相投,感情甚笃。富察皇后不仅娴静端庄,而且生性俭朴,平时以通草绒花为饰,不戴珠翠,还用鹿羔绒为乾隆缝制了荷包,荷包的样式仿照先祖入关时的形制,来提醒皇帝不要忘本。乾隆常常将这个荷包带在身边,非常珍爱。
富察皇后可以说是乾隆的“白月光”,而乾西二所则承载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记忆。乾隆继位后,便开始对乾西二所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将其从“所”升格为“宫”。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还下谕旨,将重华宫按照与孝贤皇后婚后居住的原貌对重华宫西梢间进行布置,同时将作皇子时用过的生活用品,以及康熙、雍正赏赐的各种贵重物品摆放在孝贤皇后陪嫁的红木雕花大柜中。这里几乎成了个乾隆帝潜龙时的博物馆。
重华宫之于乾隆,还有一项特别的意义。当初雍正皇帝的争储之路九死一生,为了避免皇子内斗的悲剧重演,所以立弘历为储君时是秘密立的,也是用心良苦了。乾隆晚年在《重华宫新正》一诗中说:“初识关雎吉所迁,避名毓庆圣恩渊。”就是在说雍正让他住在乾西二所,避开了“毓庆宫”这个不祥之地,也不用“太子”之名来招人瞩目,让他的储君之位更安稳。不过这也导致弘历没有正式的“太子”身份,所以对此总有点“耿耿于怀”,把乾西二所翻修升级成宫殿大概也是对“太子”情结的一点小小执念吧。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还珠格格》而出名的“漱芳斋”就在重华宫里,不过这里可没住过“小燕子”,而是乾隆皇帝建重华宫时,专门辟出的一处雅斋,后来乾隆在此用膳听戏,有金昭玉粹承应早膳,有风雅存专供皇室家宴时观看折子戏。 “漱芳”就是洗涤修养、美好德行之意。
年会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
要说宫廷“年会”,明代已经有了。明朝在每年元旦会有一个皇帝宴请百官的聚会,宴会上要行酒九次,还有舞蹈乐队。按照官职大小,宴桌分为四等,上桌的菜品中会有酒、果子、烧炸、凤鸡、双棒子骨、大银锭、大油饼、下酒菜、簇二大馒头、马牛羊胙肉饭等等。
和明代相比,乾隆时的年会更像是文人雅集,一般在正月初二到初十,无定期。一如乾隆本人爱风雅的调性,茶宴没有酒肉,只有蜜饯和装着满洲饽饽的点心果盒茶果,以及一种叫“三清茶”的“特饮”,这还是乾隆发明的呢。
三清茶最大的特点是以鲜梅花瓣作为主料,同时辅以佛手、松子。品尝梅花的香息,是从宋代开始就在上层社会中流行的风气,不过,宋明人都是将刚摘的梅花兑到茶叶里,于茶香中洋溢梅香。可是以梅花掺入茶末,花香实际上会破坏茶叶独有的香气。究竟如何才能让梅香在唇间徘徊?乾隆想出的办法是另选了两种风味朴实的佐伴——佛手与松子。一种幽花、两样佳果,都散发着富有个性的清气,所以称之为“三清茶”。
古代中国的文人雅集中,茶总占有一席之地。茶不仅有养生功能,还往往与人的品性、美和艺术相关联。中国文人,好茶,必讲究水。清宫泡茶之水本是玉泉山的玉泉水。但泡三清茶的水又更特别。据乾隆《三清茶》诗描述,每到高洁无尘的雪夜,乾隆会令太监将刚刚扫取的洁白细雪于小火炉上烹化,用切成薄片的佛手嫩心、新焙熟的松子,现摘的梅花一起,泡出一壶香气交盈的热饮。松、梅、佛手在雅士眼里代表着高风亮节,再有梅和雪这两样冬季美好景观加持,既有风雅情趣,又有丰富寓意。
另据说乾隆晚年传位于嘉庆时,有老臣劝谏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抚须哈哈大笑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以示其淡薄名位,意境高远。
当然,乾隆的茶宴,可不仅仅是喝喝茶,茶宴上乾隆还会规定题材与韵脚,让群臣联句吟咏。联句的内容,大到政治典章,小到梅花香月,无所不涉,极力渲染着一个"清"字。
有趣的是,乾隆喜欢办茶宴而非酒宴,可能也跟作诗有关系。试想,大臣里肯定会有不胜酒力的人,酒喝多了,必定影响发挥,如何对出好诗句?可能连囫囵话都说不好了。清宫的年会始于康熙朝,是谓新正的“赐廷臣宴”,当时还是酒宴。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赐廷臣宴”上,康熙大手一挥,命群臣“笑语无禁”,臣子们“笑语极欢”,结果真有那一沾酒就醉的,皇帝只好命内官给他们扶出去。就连康熙皇帝自个儿在“畅饮”后,也没法定什么韵脚了,臣子们“恭请皇上御制首句”,康熙给拖到了第二天。
前车之鉴,年会办成茶宴便在“爱作诗”的乾隆时盛极一时。众所周知,乾隆可以说凭一己之力就在数量上“打败”了《全唐诗》,那么他的诗歌整体水平如何呢?在以“紫禁城里过大年”为主题的文化年俗节目《故宫贺岁》中,作为嘉宾的王刚老师“官方吐槽”说:晦涩!不过,乾隆的茶诗还是挺接地气的,其中不乏“花瓷偶啜雨前茶,彷徨愧我为民牧”(《雨前茶》)这样对百姓辛苦生活表示同情的句子。
为了更好的享用“三清茶”,乾隆还特意的烧制了御用的茶具——三清茶诗杯。三清茶具是清代皇室定制的茶具,有陶瓷、漆器和玉器等品种。每个三清茶壁外壁都会题一首御诗。在茶宴结束后,乾隆会将茶宴所用的三清茶诗杯赐给各位大臣,让其带回家中,这也算是“年会”额外的小礼物吧。
乾隆茶宴上怎么坐?
乾隆办茶宴,主要目的还是“联情亲贤”,能来茶宴喝茶的自然都不是一般人,多是“大学士及内廷翰林”,偶尔有宗王、武官和功臣参加。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字:傅恒、和珅、纪晓岚、鄂尔泰、张廷玉、刘墉等等,都在茶宴名单上。
在乾隆五十七年的茶宴上,我们看电视时常说的“铁三角”(乾隆、和珅、纪晓岚)一起出现了,不过他们是没法坐在一起的,皇帝自然在正中间,纪晓岚官职较低,排在末尾。而自乾隆四十六年开始几乎年年参加茶宴的和珅,位置很好了,在《故宫贺岁》里说他能坐到前十。
历史上的和珅可不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那样一幅“丑态百出”的滑稽模样。据记载,和珅长相俊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乾隆三十四年,二十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三年后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据《庸庵笔记》记载: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侍卫:“这是谁的过错?”众人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马上升了他的职。民间另一说法是,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背了出来,乾隆很是欢喜。总之,年轻的和珅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从而时来运转。
御制《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此外和珅还特别请吴省兰等人到家里讲论古今事,所以也粗解诗文,尤其是不少奉敕而作的诗,难度很大。虽然有说法是和珅会请纪晓岚等人替他润笔,不过据晚清陈康祺《郎潜纪闻》记述,在嘉庆元年的重华宫茶宴上,太上皇乾隆令廷臣接其字韵“吁嗟”作和诗,许多人都接得不得体,唯有和珅的“帝典王谟三日若,驺虞麟趾五吁嗟”深得乾隆和嘉庆的夸奖。可见为了迎合乾隆,和珅在写诗上也没少下苦功夫,他能得乾隆欢心不是没有道理。
乾隆五十七茶宴上,以洪范九五福之二曰富联句,和珅作诗曰“有无勿问不言贵”
看《故宫贺岁》,体验紫禁城大年的仪式感
关于紫禁城里过大年,还有很多活动和习俗,比如宫廷式的社交是怎样?紫禁城团圆饭都吃些什么?“春晚”演什么?嫔妃间、君臣间怎么送礼?这些习俗跟当今又有着怎样的相似跟不同?这些有趣的知识将随着《故宫贺岁》的播出,一一为大家揭秘。
2020年已正式开启。这一年,是紫禁城600岁,新年伊始,故宫、腾讯联合出品以&上网订电影票ldquo;紫禁城里过大年”为主题的文化年俗节目《故宫贺岁》,于1月1日—1月29日在腾讯新闻和腾讯视频播出,每周1集,分为“茶,饭,福,物,戏”五个篇章。主持人窦文涛与故宫专家、明星嘉宾一起在紫禁城探寻传统过年习俗,重温年味。
在1月1日播出的《故宫贺岁》第一期里,主持人窦文涛与嘉宾王刚在宫廷历史专家王志伟的带领下,进入乾隆曾经的潜邸重华宫,探讨了清代宫廷新年的重华宫茶宴,并复原乾隆特制的“三清茶”
新年伊始!请收下这份来自故宫的“贺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