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小兵张嘎》北京燃情上演 经典故事演绎出别样生机 2016年7月16日晚19:30,由拥有中国四代读者、观众、粉丝的著名文学、电影作品《小兵张嘎》改编的同名多媒体儿童剧登上中国国家话剧院大剧场的舞台,在座无虚
儿童剧《小兵张嘎》北京燃情上演 经典故事演绎出别样生机
2016年7月16日晚19:30,由拥有中国四代读者、观众、粉丝的著名文学、电影作品《小兵张嘎》改编的同名多媒体儿童剧登上中国国家话剧院大剧场的舞台,在座无虚席的千名观众见证下动情首演,一部中国红色经典,同时打动并震撼了观众席中的老、中、青、幼四代观众,这一夜,很多的家庭,很多个孩子通过《小兵张嘎》串联起深厚的情感。
儿童剧《小兵张嘎》由著名作家徐光耀亲笔授权,精英集团荣誉出品、河北传媒学院、河北天明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著名导演、戏剧教育家姜涛担任艺术顾问,青年导演黄凯执导,优秀儿童剧研究者郭琰编剧。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入选北京市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第五届“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同时作为河北本土优秀作品,代表河北进京展演。7月16、17日,在国家话剧院大剧场连演两场。
失去奶奶了奶奶嘎子的呐喊
让人“没想到”的红色经典,令国人关注本土文化瑰宝
像是从作品里走出来的嘎子、胖墩,引得全场同声附和的经典台词、意想不到的互动场面,萌点超多的人偶鸭子,电影原声般的音乐、精致巧妙的多媒体……《小兵张嘎》的整场演出惊喜重重,它具备着一切儿童剧的好玩儿、幽默、但又因为经典的属性,突破着浅层意义上的轻松,在张弛有度的气氛和宏大的场面中,令人时而沉思感动,时而情绪激昂,并激发了家长和孩子对战争历史以及民族情怀的讨论。
“跟想象中的‘红色儿童剧’完全不同,完全没有说教,这么熟悉的故事被演绎得像是电影大片!”;“没想到现在看到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还挺感动,而且孩子们也能和我们一样,战争胜利的那一场我们全家都不自觉地鼓掌!”;“没想到这一个多小时,让老人,孩子都看得挺高兴,这个故事接地气,是中国人都能有共鸣!”……很多观众都带着这样的“没想到”走出了剧场。
香港喜剧教父詹瑞文观看演出
香港喜剧教父詹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瑞文现场观看后说:“非常好,没想到是这么有意思的戏。”并在该剧制作人周琰的陪同下参观了“疯狂嘎子城”戏剧微市集里的嘎子展和纪录演员们排练历程的教育课展,詹sir看完很感慨:“你们让一群还是大一到大四的孩子站在这么棒的舞台上演出,你们对学生真是用心了。”
记者看到,和以往大多数儿童剧不同的是,在《小兵张嘎》的首演现场,随处可见一家三代几口人的浩荡阵容,正如观众所言,同一部儿童剧,能同时为三代甚至四代观众带来兴奋点,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非常感激徐光耀老人写出了《小兵张嘎》这么精彩的故事,这么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情感,是徐老笔下的人物吸引来了如此多的观众。我想,嘎子应该都是他们的童年小伙伴”。在提及四代观众同堂的现象时,该剧编剧、总制作人郭琰告诉记者,“我们此次斗胆改编《小兵张嘎》,不想塑造概念上的小“英雄”,而是想让这个影响了四代人的乐观积极的淘气男孩,成为今天的孩子们的伙伴;想让他在战火中经历的成长,给今天的孩子以鼓励;想让孩子们知道,在他们的世界里,还可以为从“历史”中走来的人物,留有一席之地。”
而该剧的出品人、精英集团董事长翟志海先生则告诉记者,“在IP风行的今天,我们往往容易把目光抛向远方、西方,而忽略了本土文化中的瑰宝,《小兵张嘎》的小说、电影正是这样一份瑰宝,我们非常有幸能够让它在今天的语境下与观众见面。我们希望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对这部影响了四代国人的经典作品的改编,使我们在戏剧,特别是儿童剧领域中,走出一条回望关注中国本土文学、文化的路”。
在被西方卡通和外来动画片包围的时代,做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同时又不失童心、童趣的中国经典故事呈现给当代少年儿童,这是出品方精英集团原创这部作品的初心。
让人“没想到”的进京大戏,已创下三万人观演记录
即兴互动笑翻全场
舞台剧《小兵张嘎》于2015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植后开始创作,作为全国第一家获得艺术基金扶植的民办艺术院校的作品,该剧在河北省一直吸引着各界的关注。此次进京演出,是代表河北省,参加第五届“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也是该剧首次在京亮相,而在此之前,《小兵张嘎》已经持续在河北省掀起了一波波的浪潮。
2016年5月20日,该剧在石家庄市人民会堂隆重首演。首演仪式上,出品方精英集团邀请到了在华北抗日中做出积极贡献的抗战老兵,全场观众向老兵起立致谢,引发全社会积极反响。
首演过后,该剧召开了专家座谈会,获得了包括原著者徐光耀老先生以及艺术界和教育界专家的一致好评。
首演结束十天后,该剧开始进行校园巡演,在石家庄市内以及周边乡镇的中小学操场、礼堂、教室内,短短25天,在7个区县内演出39场,累计观众31934人,最高单场观众达2134人。小观众反响热烈,许多学校纷纷邀约。
走进校园同时,该剧还深入乡村,在革命老区的乡村大舞台上,为乡亲们义务演出。
“教育集团做演出,更要关注演出的社会意义。《小兵张嘎》是个经典的作品,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让文化市场还比较贫瘠的河北人民,看到的第一个舞台剧是充满正能量、爱国情和民族自信的作品。我们相信我们的作品能达到这样的目标。”本剧的总策划、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杉告知记者。
超人气戏剧微市集
让人“没想到”的剧场市集,令观众获得“全感体验”
在首演现场,一些年轻、时尚、身穿黑色T恤,背后印着一个大写的“嘎”字的人们穿梭忙碌。这群年轻的工作人员将国家话剧院的前厅变成集展览、售卖、互动于一体的“剧场微市集”。
各种带着“嘎”字logo的戏剧周边产品,出现在“胖墩杂货铺”;讲述《小兵张嘎》创作历程的“嘎子展”吸引了诸多“嘎粉”;演出排练的幕后故事也以 “嘎子变形记”的展览方式呈现;各种剧中形象的卡通人形立牌更是吸引了孩子们的自拍、合照。
这是剧组提出的全新观剧概念——剧场微市集,将走进剧场看戏的时间,都浸没于“嘎”的品牌文化中。这是该剧呈现出来的另一个亮点。
“观众走进剧场,每一秒钟都应该是有丰富体验的,当他们带着好奇和感动走进剧场时,为他们传递的每一个信息,都应该是于即将发生的戏剧有关联的。”该剧制作人周丹告诉记者,“特别是对于这样一部红色题材儿童剧,观众容易产生思维定势,认为它是老套的、过时的、说教的,而前厅的‘微市集’就是在预热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润物无声地与‘嘎’的故事产生亲近感”。
“我觉得‘嘎’这个词特别像是一种生活态度,把它作为自己的logo还挺有意思的!现在的孩子不缺‘乖’,但缺些我们小时候的‘嘎’劲儿,我得让他‘嘎’起来”一位购买了“嘎”字亲子T恤衫的年轻爸爸如是说。
一家三口的戏剧亲子时光
小嘎子大世界珍藏展吸引祖孙三代
让人“没想到”的公益情怀,跑出一条戏剧跑道
《小兵张嘎》北京演出现场,有一群特殊的观众,是主办方特别邀请的。他们是在京打工的外地家庭——他们中有农民工,有保姆,有本身是打工者也在爱心机构做义工,有众爱帮助过的第一个白血病患儿的家庭,有在公益机构工作的、曾被救助过的脑瘫的孩子,还有一个女孩儿今年刚刚考到北京的大学,可以陪在父母的身边的曾经的“留守儿童”。这些家庭的家长来自异乡,因为打工而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此事正值暑假,这些孩子来京与父母团聚。
《小兵张嘎》剧组与“众爱”公益组织和戏剧自媒体平台合作,联合发起了“为爱留座,让久别在剧场里团圆”的活动,由购票看戏的北京爱心家庭为其资助爱心票款,使得这些家庭可以通过观看一部经典儿童剧而更加亲密。
为让这些家庭的戏剧体验更丰富,《小兵张嘎》剧组还为他们以及爱心家庭上了一堂丰富有趣的戏剧体验课,带他们参观“小嘎子大世界”展览,带他们走进神秘的后台,和演员亲密接触。
而《小兵张嘎》的公益情怀则不止于此,自河北首演以来,该剧开启的系列公益行动,一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该剧曾为贫困山区小学众筹演出,创造了众筹项目上线30个小时募款成功的奇迹,并已将“一戏、一展、一书、一课”的系列公益活动,成功带到革命老区的乡村小学。
他们将在月底,携手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启动为盲人家庭筹集票款,让盲人家庭走进剧场看戏的众筹活动,并做一场爱心公益场演出,邀请更多从未有机会走进过剧场的人们享受戏剧。
而“为爱留座”的活动更将随着《小兵张嘎》的巡演带到全国各地的剧场,成为更多留守儿童和父母可以相伴的亲子时光。
“艺术不只是经济发达地区和小康家庭的专享,我们希望调动社会的力量,让艺术可以公平地滋养每一个人”该剧公益项目负责人石榴说到。
让人“没想到”的90后阵容,令舞台青春洋溢
此次《小兵张嘎》的演员阵容也成为一大亮点。
我终于成了小八路了
嘎子布置战斗任务
舞台上,古灵精怪的嘎子、善良沉着的英子、风趣幽默的胖墩,以及经典英雄人物罗金保、老钟叔、张奶奶……都令观众感到亲切、信服;而没有一句台词但栩栩如生的鸭子大花、和观众互动让人捧腹大笑的白脖、与电影形象如出一辙的翻译官都让观众眼前一亮;村民、战士、日本兵这些人物也都鲜明、生动。
而这些年轻、朴素、鲜活、努力的演员,并非来自专业的艺术院团,而全部来自于河北传媒学院这一所民办高等院校。全体阵容均为表演艺术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以及两位青年教师。
《小兵张嘎》的成功演出,不仅仅是打造了一部经典作品,在其创排背后的意义更加重大。
河北传媒学院是《小兵张嘎》出品方和演出方,凭借此作品,河传成为全国首个民办高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植项目,如果从教育的角度做好一部儿童剧,不仅仅是考虑到观众的问题,本着教育先行,河传决定大胆启用全河传学生演出阵容,并大刀阔斧地从大一至大四公开选拔演员,采用全院各系联合创作+院外名师领衔指导+中青年艺术家加盟的全新排演模式,并把排练现场从学校搬到北京,与众多著名话剧演员、专业演出团体同在一个排练场所,让社会环境成为教学的一部分,通过国内一流的戏剧导演、编剧等艺术家的指导,使表演系的学生在学校阶段就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社会剧场,从学生到演员的跨越,这在全国范围内是一次毋庸置疑的创举,是真正成功实践了产学研模式,对于大多数从未等上过舞台的学生来说,从这次开始,他们已经拥有了职业演员的身份。
不仅如此,除了全河传学生构成表演阵容外,这次产学研模式的重大突破就是用一部舞台剧,把实践行动扩大到全校各系,根据不同专业属性参与到《小兵张嘎》的创排、演出实践中,令幕前幕后都有河传学生的亲身参与。由表演艺术学院舞台管理专业、表演艺术专业学生组成的舞美团队;由戏剧影视专业服装化妆工作室组成的服化团队、由影视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组成的纪录片团队、由影视表演专业组成的服务团队等各个部门都在专业戏剧人的带领下进入完全职业的环境里,做最职业的实践,并且随后后续全省、全国甚至国外的巡演,他们从《小兵张嘎》开始,找到更多职业的可能性,锻炼更明确的职业精神,或许从此就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
此次在北京的首演结束后,无论是演员还是参与后台工作的学生,都显得格外激动,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这必将是里程碑式的一页。
这次新型的产学研模式,是在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之提出的一次绝无仅有的尝试,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先驱性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引领并推动高校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应用。
让人“没想到”的千变万化,令一个故事焕发多种生命
记者得知,《小兵张嘎》的舞台剧改编,除本剧外,还同时推出了一版更加适合小空间、微剧场、戏剧创意体验的“木偶肢体剧”版,名为《小兵张嘎》之“幻想曲”。该版本采用欧洲传统的木偶表演元素,结合中国戏曲和现代舞的表演方式,通过3个演员手持手工制作的木偶,通过木偶肢体、换装、音乐演绎了小兵张嘎的故事。这一版在思想内涵和视角上,与大剧场版相互补充、呼应。大剧场演出注重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大时代的热血氛围;而在“幻想曲”中,我们将视角投射至一个孩子在战争里时而脆弱时而强大的内心感受,走进他的心灵,来反思战争对孩子的伤害。
该剧已经在河北省内演出十余场,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直好评,并于今年8月,该剧将赴英国参加爱丁堡参加国际前沿艺术节,将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用现代的、国际化的艺术语言,呈现给全世界的观众。该剧出征爱丁堡之前的北京首秀,亦将于本月底在北京人艺菊隐剧场举行。
而该剧制作人透露,除了“木偶肢体”版之外,《小兵张嘎》还将依托教育集团的支持,陆续推出音乐剧版、儿童演出版、教育戏剧版等多个版本的演出,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课程,通过各种形式,将艺术和爱国精神浸入孩子们的心灵。
影视资讯越哥说电儿童剧小兵张嘎北京
有用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