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讯 提到焦志方,大陆观众可能开始有点陌生。但若说到“做美食节目的焦哥”,相信两岸观众都会立刻开始流口水。比起年轻主持人颠来倒去的“好Q”、“太好吃了”,焦哥信手拈来
8月25日讯 提到焦志方,大陆观众可能开始有点陌生。但若说到“做美食节目的焦哥”,相信两岸观众都会立刻开始流口水。比起年轻主持人颠来倒去的“好Q”、“太好吃了”,焦哥信手拈来、舒服熨帖的解说,轻松就能抓住大家的胃口。不过这位台湾美食节目的“老祖宗”,其实是个完全不会做菜的人!与美食节目结缘26年,焦哥的“美食人生”实在是有许多值得聆听和分享的体验、故事。
人物名片
焦哥:焦志方,台湾知名节目主持人、制作人、美食家,被台湾媒体奉为“美食行脚节目的老祖宗”。曾制作兼主持《食全食美》、公视的《美味纵贯线》、东风卫视的《料理美食王》等节目。出版过诸多美食书籍。
幕后台前 结下“食缘”26年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主持人和制作人按理说是台前和幕后的不同工作,在这两者当中你如何权衡?
焦志方(以下简称“焦”):制作和主持是息息相关的,在台前的艺人开始演出前,幕后的人员就应该先把相关资料准备齐。而台前的人也不能光靠幕后准备的“枪炮弹药”,在主持前是要做准备功课的。我一共做了26年的电视节目,前13年纯做幕后,后13年我走到台前。当我做幕后的时候,我自己做功课给台前人演,现在,我自己做功课,给别人和自己演出,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记:有媒体称您为“美食行脚节目的老祖宗”,能和我们分享下您与美食是如何结缘并且让它成为您的事业么?
焦:台湾电视节目分为主要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金时段”和非主要时段。我刚开始做美食节目属于非黄金时段。考虑到成本问题,给主持人的薪水也不太高,想请个胡瓜、吴宗宪那样的主持人,显然不切实际;为了保证节目质量,我只好亲自上阵主持啦!(笑)
记:那您如何看待台湾美食节目的发展过程?
焦:台湾最早的美食节目,要算是傅培梅老师,她在1962年也就是台湾刚刚开始有电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美食节目了,一直到13年前我开始主持美食节目。个人觉得台湾一般的主厨文化水平不是太高,顾得上做的话就顾不上说,顾得上说的话上海国际电影节2018就又顾不上做了。另外还有一种像陈美凤主持的美食节目,每一集都会请明星艺人来做菜,节目看点其实在于艺人本身。我取二者的优点,请了专业的厨师,而我负责说。
台上一分钟 说菜要“文”功
记:现在的美食节目不少,有的主打风光旅游,有的则更针对主妇做菜,您个人更偏好哪一种?
焦:你说的这几种节目我都做过,比如说帅哥美女,13年前,我也是个帅哥啦(笑)。到处吃吃喝喝、介绍风光,我也拍过。我认为节目应该提倡多元化,但切记不要一窝蜂都做同一种东西。
记:美食节目主持人与一般综艺节目主持人相比,需要哪些不同的素质?
焦:任何节目的主持人都要在私底下多充实知识,了解一些“文”的东西,上了舞台才能够耍得出来。若你一味地耍嘴皮子,那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被观众、被收视率给淘汰掉。而美食节目主持人最重要的是要喜欢吃,对食物要有一定的感情。如果你随便一饭一蔬就能够对付,那么你对美食的丰富度和形容上,自然会词穷。
记:现在有部分年轻的美食主持人,语言其实很贫乏,您对美食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焦:我自己会看很多书,内地有美食书籍,不管是文学类的,还是有历史典故的,抑或是单纯的菜谱,我都会看得津津有味。再加上我会利用网络,多听多聊多积累,把这些词句记到脑子里,用的时候才能取之不尽。
记:那您自己都是怎么形容美食的?
焦:对我来说,形容食物如果用比较生涩的字眼,观众就不会接受。因为看这种节目的,年龄层比较大,我更愿意用平易近人的句子来形容食物。比如我形容吃螃蟹,就会这么告诉大家:“螃蟹一入口,你就会感受到肉质纤维的甜味。把蟹壳煮到粥里,蟹黄蟹膏溶进里头,你喝的每一口汤,里面的鲜美会让你念念不忘的。”用这样生活化的形容词,听完后就算肚子不叫,也会吞吞口水,那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NextPage]
感悟美食 纸上学来未必浅
明星专访中国独立焦哥
有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