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满江红》,官方译名为FullRiver Red,这名字被不少网友吐槽太过直译,容易让外国人觉得莫名其妙……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海外上映,融入当地语言文化,取一个“高级”的片名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英文名能直抵人心,提高观影意愿。下面就借由几部国产电影的译名,来谈谈国产片名翻译的那些事~
《刺杀小说家》改名原本它的英文名叫“Assassin in Red(红甲刺客)”,春节档正式上映时译名为“A Writer's Odyssey(一个作家的奥德赛)”。这一新译名不仅更贴近西方观众,更是把影片的质感提高不少。Odyssey在现代英语中意思是“漫长而充满风险的历程”,源自古希腊史诗《奥德赛》,堪称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主人公奥德修斯足智多谋,他在海上的冒险故事跌宕起伏,与大自然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深深植根在每一个西方观众的心中。TheOdysseyis one of two majorancient Greekepic poemsattributed toHomer. It is one of the oldest extant works of literature still read by contemporary audiences.《奥德赛》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另一部是《伊利亚特》),相传由诗人荷马创作。它也是现今流传最久远的世界经典文学作品之一,仍然被当代读者广泛阅读。电影宣传中反复提及的那句“一介凡人,竟敢弑神”,以及影片传递出的“只要相信,就能实现”,与史诗《奥德赛》的精神内核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A Writer's Odyssey这个译名让影片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同频共振。
电影片名中的“信达雅”延伸出独特的内涵:
“信”不是尊重原片名而应当是尊重原片的内容。
“达”要做到通顺及语法正确。
“雅”则要求风格统一,以帮助观众理解作为最高宗旨。
地久天长
So Long, My Son
中国导演王小帅执导的电影作品《地久天长》曾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放光彩。两名主演王景春和咏梅凭借出色演技获得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不仅如此,这部电影的英译名So Long, My Son 读起来也是意蕴深长。英文片名So Long, My Son不仅用前半句来与这首歌曲巧妙呼应,同时后半句紧扣电影主题,提炼出“儿子”这一符号,不仅暗指片中刘耀军和王丽云花了二十年来疗愈丧子之痛,与“儿子”的数次告别也具备特殊的时代意义。
金刚川The Sacrifice
抗美援朝题材的革命电影《金刚川》译名为The Sacrifice,配合“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的歌词,悲壮感扑面而来。Instead of huge battles, The Sacrifice puts much more focus on depicting the brotherhood among ordinary soldiers.
影片最动人的地方不是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吴京和张译所演绎的战友兄弟情。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
曾被评为21世纪最伟大电影之一的《花样年华》,英文片名In the Mood for Love出自20世纪30年代的经典英文歌曲“I am in the mood for love(我已坠入情网)”。悬崖之上Cliff Walkers
如果说《悬崖之上》的中文名重在勾勒意境,英文名Cliff Walkers则直指故事内核,直译为“行走于悬崖上的人”,这一片名正指向了影片中行走于生死边缘的地下党员们,同时营造了一种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