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也创排出了许多的有优秀剧目。然而“文革”期间绝对是一个特殊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但是也打压了许多的剧目,我们今天来聊一聊这出戏。
《智取威虎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京剧创排的革命现代京剧,这出戏剧目时至今日依然是京剧舞台上经典佳作,各大京剧原因也都有复排过,像现在年轻的京剧演员蓝天、傅希如、杨乃彭、李博都演绎过这个角色。
然而《智取威虎山》创排之时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于会泳,他被称之为音乐界的“天才”。
于会泳著名的音乐家,其出身贫寒,但是却对音乐十分喜爱,像民歌、秧歌、大鼓和京戏他都感兴趣。
后来于会泳曾经胶东文工团任职,再之后就是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其著作以及作品有《民间曲调研究》、《腔词关系研究》、《女社员之歌》、《幸福花开遍地香》、《不唱山歌心不爽》、《党的恩情长又长》、《非洲在怒吼》、《山东大鼓》、《胶东民间歌曲选》等等。
其很多著作都是现在音乐教材中必修知识,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于会泳并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但是真正让于会泳成名还是他被调入上海京剧院之后,他被调入上海京剧院是参与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其最初参与了《海港》和《智取威虎山》两部戏的创排,并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于会泳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能说这些剧目就是他一个人的,因为他是幕后,还有台前,这些剧目的成功还有童祥苓、沈金波、孙正阳、贺永华等主要演员的努力。
并且就是幕后的创排人员也并非于会泳一人,但是于会泳后来将这出戏视为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他排挤了许多样板戏的主创人员,像沈立群、童祥苓等等,这些其实是不正确的。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