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国家动荡的年代,我国最不缺乏的就是英雄、烈士了。其中也不乏少年英雄,他们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有着极高的革命热情,甚至愿意为革命付出一切。在1949年,就有一个渔家女孩,被授予了一等功臣的称号,这充分表明了领导人对她在战争中的表现的极大肯定。这个14岁的女孩叫做马毛姐,而这个名字还是接见她的领导为她取的。
正文
马毛姐,1935年出生于安徽省马家坝村,在这个距离长江边不远的村庄里,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马毛姐从小就是个勤快的孩子,她经常帮助父母晒渔网,为他们减轻负担。因此,在村子里她很受欢迎,在村民眼中,她是个乖巧的孩子。因为村子里都靠捕鱼为生,自然撑船的技艺也很娴熟。这也为她在后面立功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重大成功,在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下,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于是,中央决定对国民党进行最后一击,发动了渡江战役。而马毛姐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想要横渡长江,击溃敌军的防线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船只问题。为了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当地的百姓们也纷纷自发参与到这场战役中,可见在百姓们眼中,国民党已经失了势,共产党已经得到了人心。贫苦的孩子果然都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在自发帮助共产党的这些百姓中,马毛姐也是其中的一员。当她知道这个消息后,就义无反顾地和哥哥一起报名参加了这次战役,而当时她也才14岁。但是14岁的她却丝毫不害怕,她一次次地运送战士们渡过长江,面对湍急的流水和敌人猛烈的进攻,她从未想过退缩。就这样,她冒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地来往于长江两岸。
在一次途中,她的右手臂不幸被子弹击中,但马毛姐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意思,依然坚持安全地把战士们送到对岸,途中她有时还得承担起救人的责任。在马毛姐以及所有人的顽强拼搏之下,最终我党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曾经有战士问她在当时的情况下,有没有过害怕,而马毛姐的回答暖了所有战士的心。在她的回答中,她表示解放军战士是她的亲人,而有亲人在身边便不会觉得害怕。
年仅14岁的小女孩在这场战役中尽了她最大的努力,她也成功地做到了将战士们运送到对岸的任务。正因为她在这场战役中的突出表现,在其后的嘉奖中,她也被授予了一等功臣的称号,这对于一个年仅14岁的小女孩来说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激励。1951年,她还被邀请参加国庆的观礼活动,在这场活动中,她又被主席和其他一些高层领导接见了。主席对她在渡江战役的中的表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在得知这个小女孩还没有名字的时候,主席亲口为她取了"马毛姐"这个名字。还送给她一些文具,嘱咐她要努力学习。
这些鼓励的确对马毛姐有着激励的作用,她在1957年中学毕业后,依然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她还特别强调孩子们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结语:
马毛姐虽然在渡江战役中才14岁,但她展示出了一个成年人才有的临危不惧,在战场上,她不仅没有因为年龄成为别人的保护对象,而是用她小小的身躯保护了别人,她的这份勇敢和临危不乱,值得称赞。同时,就连一个14岁的孩子都一心一意地拥护共产党,说明共产党才是众望所归,也表明了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这也是共产党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的一等女功臣"马毛姐"》